0171 开铺子,落脚京城-《农门纪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一个兵差伸手往林恩的身子摸摸,没有武器,但也没有放他走着瞧,冷冷问道,“你是做什么的?看你虎口有老茧,以前是不是经常拿刀?”
    林恩点头,“对,经常拿刀。”
    “嗯?”那兵差警觉起来。
    “天天砍柴呀,家里穷,砍柴卖呢。”林恩回道。
    柴刀?
    兵差冷着脸,“过去!”
    林家人轻松过去了。
    进了城门,其他人正在感叹京城的繁华,四处张望时,林园没有看,而是小声问起了林恩,“大哥,为什么要盘查?”
    林恩回了下头,“阿园,你忘记了太子孙的事情了?”
    太子孙?
    林园不说话了,难道是,朝中皇权纷争要开始了?
    不管是哪个时代,但凡政权更替的时候,便是治安管得最严的时候。
    林园他们这行人中,林恩是最熟悉京城的,他赶着马车,绕进了一片住宅区。
    那些房子并不高大,大多是二进门的小庭院,显然,这里是一片平民住宅区。
    林恩带着大家在胡同里穿行,最后,在一座白漆围墙的宅院门前停下了。
    林大柱问道,“小恩,这是哪里儿?”
    林恩翻身下马,笑道,“我在京城的一位朋友,我救过他家,每回来京城,都是在这家歇脚,这家人很热情。”
    “原来是朋友家啊,但也不能耽搁太久,我们先休息一下,再去寻宅子住下。”林大柱说道。
    “知道了,爹。”
    林恩走上前敲院门,没一会儿,门后传来老汉的说话声,“谁啊?”
    “胡大爷,是我,小枫。”林恩报着以前的名字。
    “哦,是小枫来了?请进请进。”院子门吱呀一声开了,一个花白胡子的老汉,笑呵呵走出来,瞧见门外又是马车,又是牛车的,好一阵惊讶,“这是……”
    “全是我的家人,这是我爹,这是我娘,这是两个妹妹,这是弟弟,这是二妹的未婚夫,这是外祖母。”林恩分别做着介绍,“我们来京城办事,找到房子之前,想到胡大爷家借宿一晚。”
    “没问题,没问题,快请进。”胡大爷笑呵呵道,“你这孩子的家人,我老汉也一样敬重着。”
    林园和家人道了谢。
    林翠扶着刘老太,跟着胡老汉进了正屋,林恩和林园他们,则搬起了行李。
    因为不久就要搬走,只将被子衣物等搬进了屋里,其他日用品,全都堆在院子的一角。
    胡老汉家,只有两老和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孙子在家,儿子和媳妇,带着二十岁的大孙儿,在外地做着小生意,只在过年时回来。
    小院中有五间房子。
    林家不想太叨扰胡老汉,只要了两间屋子,一间住女眷,一间住林恩他们几个男子。
    这会儿快傍晚了,大家吃罢晚饭,早早地洗浴后,各自去睡去了,因为长途赶路,实在辛苦。
    第二天,林园和林恩各起了个大早。
    熟悉京城道路的林恩,去寻宅子租,林园则在京城四处转着,寻找着生财之道。
    比如,寻一个成本小的生意,先解决生计再说。
    林园一直记城门口,她凭着记忆,加上打听,很快就寻到了城门口。
    一大早,城门那儿就已十分的热闹的。
    有赶集的,有走亲戚的。
    兵差依旧对青壮年男子例行搜查,对女眷放行。
    林园站在一株柳树下,四处打量起来。
    从这里往左往右两边看去,都没有茶水摊……
    瞧城门口查得那么严的样子,想必不让摆摊,不如,就在树下摆好了,这里离着城门口,只有百来步远的距离。
    o171开铺子,落脚京城
    支起一个大大的帐篷,城门口来往的人们,都能看到。
    林园从牛车上,将物品一件一件地搬下来。
    有小炉子,有一些炭,还有一张桌子,四张小凳子。
    茶壶三只,茶碗若干。
    搬好东西,林园便支起帐篷,帐篷支在柳树的树阴下,阴凉一片。
    她搭棚子时,不时有人来观看。
    一个过路的老汉看的时间最久,摇摇头,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