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霍端孝目光沉凝,拱手道:“臣,定不辱命!” 张震面无表情,只是再次躬身:“守夜人,领旨。” 王四春擦了下额角的汗,硬着头皮:“臣遵旨,必竭尽全力!” 命令已下,杀机已现,殿内众臣仿佛已经看到了即将到来的血雨腥风。 李彻微微闭眼,深吸了一口气。 再次睁开眼时,眼中杀意似乎收敛了一些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难言的情绪。 他缓缓开口,声音低沉了许多: “皆是随本王四处征战,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老人......他们,有功于奉国。” 李彻顿了顿,仿佛在斟酌措辞,一众臣子也噤声等着。 “然,功是功,过是过,功过难相抵,律法如山,不容轻亵。” 李彻话锋一转,目光扫过全场:“本王,亦非刻薄寡恩,不念旧情之人。” “自今日起三日之内,所有曾染指抚恤款项之人,主动前往刑部投案自首,并足额退还所贪墨之款项物资,本王可在此承诺,对其从轻发落!” “本王不能免其罪,革职、削爵、杖责、流放......皆有可能。” “但,或可免其一死,亦不累及妻儿家小!” 李彻的声音陡然转厉,冷扫众人: “三日之后,期限一过,仍冥顽不灵,心存侥幸,拒不退还者......” “一旦被守夜人查实,休怪本王不讲情面!” “到时,莫说本王......” 李彻拂袖而起,冷冷地吐出两个字: “无情!” 最后两个字,他咬得极重。 这三天是最后的机会,也算是给这群为奉国流过血的功臣,一个体面的下场。 但凡掺和到贪墨之中的人,肯定是不能再用了。 不过若是肯自首,说明他们对自己仍有忠心,李彻也愿意留他们一命。 情节轻的打发到基层,情节普通的罢职免官,情节严重的抄家流放。 可若是死不认账,负隅顽抗,那就没有什么君臣情谊了。 该杀的杀,该砍的砍,李彻从不在乎后世之名,不怕当汉高祖、明太祖! 殿内一片死寂,所有大臣都深深低下头,心中波澜起伏。 他们知道,一场席卷整个军队乃至朝堂的风暴即将来临。 而这场风暴最终会流多少血,将取决于未来这三天时间里,那些人会做出怎样的选择。 李彻疲惫地挥了挥手:“都下去吧,霍端孝、张震、王四春,立刻去办!” “臣等告退!” 众臣躬身,按序退出了大殿,每个人的脚步都踏得极轻。 殿外,寒风呼啸。 殿内,李彻独自坐在御座上,身影在偌大的宫殿中显得有些孤寂。 他看着跳跃的炭火,目光幽深。 不知过了多久,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,消散在空荡的大殿之中。 “希望......你们不要逼我......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