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外则当秣马厉兵,震慑诸藩,抵御外侮,使宵小不敢侧目。 内则须保境安民,绥靖地方,使黎庶安居乐业,北方永固金汤!” “钦此!” 圣旨宣读完毕,杨廉将圣旨卷起,双手捧向李彻: “殿下,请接旨吧。” 大厅内一片寂静,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李彻身上。 李彻的大脑飞速运转,飞快权衡了其中的利弊得失。 完全掌控山海关是巨大利好,至于五万精锐的加入,也是增强了奉军实力。 这份圣旨总体而言是利大于弊,只是李彻心中隐隐觉得,庆帝此举似乎更有深意,只是一时之间他看不透。 但此时显然不适合太过思考,他没有立刻去接圣旨,而是对着杨廉郑重地躬身一礼: “儿臣李彻,谢父皇天恩!” “父皇圣虑深远,体恤儿臣艰难,儿臣感激涕零,铭感五内!” “儿臣定当谨遵父皇教诲,不负父皇重托!” 杨廉见李彻态度恭顺,言语得体,心中也松了口气。 默默将李彻的话记下,准备到时候一字不差地重复给陛下。 从自己嘴里让陛下知晓奉王孝心,对自己、奉王、陛下都是一件好事。 至于奉国君臣见旨不拜之事......嗯?有这事吗? 杨廉能走到今天这个地位,自然不是傻子。 当然知晓有的事哪怕看破了,也完全没有说破的必要。 和常磐所想的差不多,反正早晚都得在奉王手下讨饭吃,自要早做打算一番。 却见杨廉脸上笑容更盛,再次将圣旨递上:“殿下忠孝,陛下闻之必喜,请殿下接旨。” 李彻恭敬地伸手接过圣旨。 “恭喜殿下!” 厅内众人此刻都反应过来,齐声恭贺,气氛变得热闹起来。 待到寒暄过后,杨廉也很有眼力见地起身告退,给李彻君臣们留下单独相处的空间。 “杨公。”李彻亲自相送,笑容和煦,“一路辛苦,还请在大连多盘桓几日,待本王安排好军务,再设宴为杨公接风洗尘。” 杨廉笑着拱手:“殿下客气了,老臣自当将殿下忠孝之心,如实禀报陛下。” 杨廉走后,殿内紧绷的气氛瞬间冰消瓦解。 “老薛!哈哈哈!这下可真是自己人了!” 王三春第一个咧开大嘴,蒲扇般的大手拍在薛镇肩膀上,力道之大让薛镇一个趔趄。 “以前征契丹那会儿,咱哥几个就想把你拉过来,这下可好,陛下圣旨把你送来了!以后可得多亲近!” “就是就是!”曲近山也凑了上来,脸上带着爽朗的笑容,“薛将军......哦不,薛都督!” “以后这山海关就是咱奉国的南大门了,有你这尊门神在,弟兄们睡觉都踏实!” 张盛相作为文臣更含蓄一些,微笑着拱手:“恭喜薛都督名正言顺归入殿下麾下,辽省与山海关唇齿相依,还望薛都督多多照拂。” 薛镇被众人簇拥着,心中也是暖流涌动。 多年的山海关守将生涯,夹在朝廷与奉国之间如履薄冰,如今终于尘埃落定。 他脸上泛起红光,抱拳一一回礼:“诸位抬爱,薛某既入奉国,便是殿下帐下一卒,日后定当与诸位同袍同心协力!!” 另一侧,郑国公常磐则和文载尹相谈甚欢。 他身份特殊,既是朝廷重臣,又是奉王岳父。 第(2/3)页